一,浮雕與透雕
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,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。它與圓雕最大的區別是,浮雕只從前方位表現物像的“半立體感”,后方位或貼在石料上,或根據石料層情況簡略雕刻。要凸起物像,自然要鏟去非物像的部分,如果鏟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淺,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淺,這樣的雕作就稱為淺浮雕,反之則稱為高浮雕。高浮雕比較接近圓雕。
浮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是繼圓雕之后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法,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,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佛龕的石楣上的浮雕、陜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駿浮雕等。
二,圓雕圓雕又稱立體雕,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,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。它要求雕刻者從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上、中、下全方位進行雕刻。它是石雕中最基本的技法。
圓雕一般從前方位“開雕”,同時要求特別注意作品的各個角度和方位的統一與和諧,只有這樣,圓雕作品才經得起觀賞者全方位的“透視”。
三,鏤雕與鏈雕
鏤雕和鏈雕是圓雕相對獨立的石雕雕刻技法,常與圓雕或其它技法相結合,使石雕雕刻作品更富表現力。
鏤雕也稱鏤空,即把石材中沒有表現物像的部分掏空,把能表現物像的部分保留下來?;阽U雕的難度很大,所以從石料挑選、作品布局、刀具配備到雕刻程序等,都與一般雕刻技法有所不同。鏤雕的石料必須質細性純,尤其是鏤空部分,更不應有裂紋和高密度的砂格,否則容易造成斷裂。鏤雕使用的工具,除一般雕刻刀具外,還需要特制的長臂鑿、扒剔刀、鏟底刀、鉤型刀,以及小鋸刺等專用刀具。由于鏤雕內部景物的用妯方向的方法來克服操作上的困難,所以鏤雕景物的設計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。一般來說,透空的方向愈多,空洞愈密,鏤雕就愈易,效果也就愈佳。鏤雕的程序是”先外后內“,待外層景物及其他襯景的打坯、鑿坯工序全部結束之后,才能進行鏤雕。
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,該法源于玉雕,卻比玉雕更難,因為石質不比玉質堅韌,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鏈斷石毀。
四,篆刻
篆刻歷史始于秦。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下令統一推廣使用小篆,篆文便成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內容,以后世代相襲,成為一種獨特的雕刻藝術。由于古代篆刻皆以金銀銅玉為材料,直至元朝王冕開創花乳石材刻印之后,石材的篆刻歷史才翻開了第三頁。
由于石材的篆刻與印章關系十分密切,所以石雕篆刻的歷史,形象地說,都寫在印章的印面上。明代文彭首創書法鐫進印章旁款,清代丁敬等人以切刀力追古意,風格雄健,風靡江浙,自成“浙派”。其后,鄧石如又以書入畫,將刀法與筆法融為一體,一變秦漢印藝風貌,人稱為“鄧派”。至清末,趙之謙吸取當時出土的秦漢泉、洗等銘文入印,別開生面。民國時吳昌碩在漢印及前人的基礎上熔詩、書、畫、印于一爐,渾術靈勁,氣勢磅礴。后來黃牧甫又直追秦漢,取法權量、詔版,刀法銳利,還有湖南的齊白石、福州的陳子奮等都是篆刻名家。
五,微雕
微雕,顧名思義,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。中國微雕歷史源遠流長。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,就出現微型雕刻。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,印文卻有朱白之分。眾所周在的王叔遠的《核舟記》,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。
篆刻邊款藝術是微雕藝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。明清以來,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這方寸之地,用鐵筆題書作畫,寄托情趣,自娛自樂。及至壽山石成為印章材料之后,壽山石的微雕藝術便也開始出現。清初楊璇、雕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,“西門薄意派”雕刻大師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、石縫中以極細的筆刻劃上自己姓名和制作年月,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,以極細微的文字,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。
到了20世紀60年代,隨著放大鏡等先進科學儀器在微雕領域的運用,微雕藝術便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術。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來愈小,內容也愈來愈多。
六,鈕雕
鈕雕是專指在印章上部鈕飾的雕刻,屬于圓雕的范疇,具有豐富的立體感,但它和圓雕相比,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。一是物像小,限于印章的規模,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;二是只表現物像的上方,而不像圓雕那樣,需要全方位表現;此外,鈕雕的表現內容多是動物,特別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,如:螭、獅、龍、虎、辟邪、饕餮等,因此,鈕雕也稱為“獸鈕”。
七,鑲嵌
鑲嵌又稱屏雕,屬于小件浮雕的范疇。在中國以金玉珠寶作為飾物的鑲嵌歷史十分久遠,但鑲嵌與石雕結緣則始見于清初。而把壽山石雕鑲嵌在別的初托物上,并形成一種技法,卻是20世紀70年代,為壽山石雕“東門派”傳人林壽堪首創。其具體做漢是把不同顏色的壽山石片,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畫進行分解,刻成浮雕,然后再按照圖稿把它鑲飾在漆器的屏風、掛屏、桌屏或器皿等物件上。